有人问:《红楼梦》中的方子能不能吃?如果我回答,灵得很,某某的病一吃就好了。这也许会给人以一种满足感:曹雪芹真了不起,原来还是一位高明的儒医!可是要我据实回答,我只能说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中的方子多数不能吃,而后人续补的后四十回中的方子倒能吃。
曹雪芹是精通医理的。但他只以其博学来写小说而非写医药手册,只考虑刻画人物、描写情节的需要,并不为给人作治病参考的,所以不能呆看,随便搬用。何况他谈笑风生,极富幽默感。这一点恰恰是后四十回续书所没能的。
我说不能吃,因为有的方子根本治不了病,比如用“秋梨一个、二钱冰糖、一钱陈皮,水三碗,梨熟为度”的“疗妒汤”,疗效如何郎中自己就已说了:“一剂不效,吃十剂;今日不效,明日再吃;今年不效,吃到明年。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、不伤人的,甜丝丝的,又止咳嗽又好吃,吃过一百岁,人横竖要死的,死了还妒什么!那时就见效了。
”有的方子几乎办不到,如所谓能解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的“冷香丸”(其实“热毒”“冷香”都在说人的品格),要用白牡丹、白荷花、白芙蓉、白梅等四季花蕊,加雨水日的雨、白露日的露、霜降日的霜、小雪日的雪拌和,分量皆是十二。说十二两当然可以,说十二钱而不说一两二钱,说十二分而不说银珠宝,士兵们都忍不住伸手大把大把地抓起来,往衣内塞,被李卫命士兵脱衣退还赃物,全部装车运送至京,据市人说财物多达千余万两。史料俱在,雍正抄没曹颊家是下令江南总督范时绎将其财物“固封看守”,由新接任的织造官员隋赫德负责“办理”的。将范、隋之事移在毫不相干的李卫身上,倒关系不大,但“千余万两”财物是个什么概念呢?雍正即位时,国库全部贮藏才有七百万两,到传位给乾隆时,虽已剧增,也不过五千万两。曹、李二府抄得的财物能占这么大比例给朝廷增加那么多收入吗?其实,这也是子虚乌有。真相是二府抄没所得,遂即全部赏给了个人,朝廷未收进一两银子。特别是曹颊,到抄家时境况之窘迫,已令人难以置信。据隋赫德上报查抄结果的奏折说,除房屋、土地、人口外,“馀则桌椅床杌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馀张外,并无别项,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”。哪里来的满箱珠宝?而籍没的财产也全部赏给了隋氏。故《永宪录续编》亦称曹颊“因亏空罢任,封其家赀,止银数两、钱数千,质票(即当票)值千金而已,上闻之恻然”。历史的真实情况竟与电视剧中所表现的完全相反。
既要编历史剧,艺术虚构当然是必不可少的。但应该考虑哪些是可以也必要虚构的,哪些则应严格尊重历史,没有必要自己编一套;也不应为了要改变传统偏见,重新塑造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形象而任意改动重要史实,搞得太离谱。曹府的抄家直接关系到我国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身世感受、创作冲动和《红楼梦》的内涵,并非是无关紧要的细节,过多不符历史真相的虚构,容易造成误导,使许多爱好《红楼梦》而又不深知曹氏家世的观众产生错觉,还以为实际情况就如电视中所说的那样。这实在有点考虑欠周。
此外,剧中完全因粗疏而弄错史实的地方也还有。比如江宁织造是曹颊,苏州织造是李煦,电视剧竟错把他们的官职互相调换了。再如年羹尧在西北军帐中接读公文,文书上竟赫然写着“雍正六年”等字样。我很纳闷:难道是年羹尧的鬼魂在指挥着四年前已结束了的战斗?这些虽是小疵微瑕,但最好也能尽量避免。这不禁使我想起《泰坦尼克号》导演对上等舱宴席餐具必须制造得跟当年实物一模一样的要求。初闻,觉得导演似乎有点过分,现在想来,他的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,不是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?